十月十一日(11.23)黎明侍大人登车,并山行,寒气逼人不可当,至盆底坎,坐土室中,大人忽头痛作热,复行,呕吐数次,头痛益剧,龢徒步随车,不知所为。申刻。。。。到家遂卧,寒战,复呕数次。。。。。
十二日(11.24)大人昨日倦卧,今晨仍头痛呕吐不能饮水,延姜春帆来诊,云外感寒气,病在太阳膀胱,用二陈汤加生姜、灶心土、砂仁。晚饭后服药,虽仍呕而胸中气稍开矣。子刻,进黄米汤,头痛稍止。
十三日(11.26)仍延姜公,大人渐愈,食粥。
渔翁注:“大人”指翁同龢之父。也朝廷高官。即翁心存。翁心存(1791—1862)——“翁氏藏书”始祖,常熟翁氏十四世祖。翁心存,字二铭,号邃庵,常熟人。道光壬午进士,改庶吉士,授编修,官至体仁阁大学士。因病乞休,复起,以大学士衔管工部。赠太保,谥文端。有《知止斋诗集》。翁心存早年家境贫寒,不得已来到当地的一些藏书楼校勘书籍。好学的他却借藏家之书之多,才学渐长,对版本、校勘、鉴赏等都很精通。翁心存后来做到工部尚书、户部尚书、体仁阁大学士。同治年间,翁心存入值弘德殿,授读同治帝。他的显赫地位、过人才学,为其藏书提供了很大方便。道光年间,社会动荡,藏书家的传世珍藏多有散出,翁心存乘机出价收之藏之。翁心存有三子,即翁同书(1810—1865)、翁同爵(1814—1877)、翁同龢(1830—1904)。翁心存死后,藏书多传给了长子翁同书。长兄如父,翁同书长幼弟翁同龢20岁,两人关系甚密,情同手足。翁同书死后,将全部藏书传给了翁同龢。翁同龢是翁氏家族中最有社会名望的人。翁同龢历任刑部尚书、工部尚书、户部尚书、军机大臣,并且是同治帝、光绪帝的老师。翁同龢喜好藏书,对先父的藏书更爱不释手,常常信手翻阅、鉴赏。对于购之的称心典籍,翁同龢在日记中多有记载。翻读中华书局出版的《翁同龢日记》,可得不少这样的文字。清末民初,中国有九大藏书家,翁同龢是其中之一。1904年7月4日,翁同龢逝世。从此,“翁氏藏书”几乎销声匿迹,无人知其下落,以致有些著名版本学家发出翁氏藏书“今皆无尺牍片纸矣”的悲叹